青虾繁衍进程中的有剧毒菌——螺菌
水产养殖中有一种令养殖户十分头疼的有害菌叫做弧菌,在对虾养殖过程中弧菌可以引起早期的肝胰腺坏死,空肠空胃,偷死等各种绝症。尤其是入秋以后,南美白对虾塘昼夜温差大,对虾应激大,极易诱发弧菌病。
入秋以后,南美白对虾塘昼夜温差大,对虾应激大,极易诱发弧菌病。
对虾容易感染的弧菌分类
弧菌是海洋环境中最常见的细菌群之一,广泛分布于近岸、河口海区的海水和生物体中,其致病性受宿主的生理状态及水质环境条件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较大,是一类条件致病菌,今年来由于养殖水域生态变化,弧菌已成为海水养殖动物的主要病原菌之一,迄今作为海水养殖动物弧菌病病原菌已被报道的有20多种。
弧菌是菌体短小,弯曲成弧形,尾部带一鞭毛的厌氧菌。虾的主要致菌为: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哈维氏弧菌、霍乱弧菌等。
1、溶藻弧菌:
一、对虾容易感染的弧菌分类
革兰氏阴性菌,可耐受的pH值范围为6-8.5,盐度范围5‰-50‰,0%的淡水不生长,能利用单糖或寡糖,在TCBS培养基形成2-3mm以上的黄色菌落。
1、鳗弧菌,革兰氏阴性菌,最适温度25℃,可耐受的pH值范围为5-11,盐度范围5‰-50‰,0%的淡水不生长,能利用单糖或寡糖,在TCBS培养基形成1-2mm以上的黄色菌落。
表现症状:溃疡,烂鳃;外观完整,全身性变红,肠胃空,肝胰腺微肿但颜色正常,头胸甲易剥离。
表现症状:病虾活动力减弱,食欲下降,个体消瘦,头胸甲心区附近呈白色或浅桔红色,血淋巴液稀薄、混浊、不能凝固。因病虾步足、游泳肢及尾扇呈鲜红色。
2、副溶血弧菌:
2、溶藻弧菌,革兰氏阴性菌,可耐受的pH值范围为6-8.5,盐度范围5‰-50‰,0%的淡水不生长,能利用单糖或寡糖,在TCBS培养基形成2-3mm以上的黄色菌落。
革兰氏阴性菌,最适温度30-37℃,可耐受的pH值范围为6-8.5,嗜盐菌20‰-30‰繁殖较快,5‰以下停止生长,能利用蔗糖和乳糖,在TCBS培养基形成2-3mm以上的蓝绿色菌落。
表现症状:溃疡,烂鳃;外观完整,全身性变红,肠胃空,肝胰腺微肿但颜色正常,头胸甲易剥离。
表现症状:虾体色呈白浊微红,多数肝胰脏肿大,质地松软,颜色呈淡白或淡黄色,部分患病对虾的肝胰脏明显萎缩。对虾发病期间,通常在池塘水面缓慢游动或趴伏于池塘边坡上,失去食欲,空肠空胃。
3、副溶血弧菌,革兰氏阴性菌,最适温度30-37℃,可耐受的pH值范围为6-8.5,嗜盐菌20‰-30‰繁殖较快,5‰以下停止生长,能利用蔗糖和乳糖,在TCBS培养基形成2-3mm以上的蓝绿色菌落。
3、哈维氏弧菌:
表现症状:虾体色呈白浊微红,多数肝胰脏肿大,质地松软,颜色呈淡白或淡黄色,部分患病对虾的肝胰脏明显萎缩。对虾发病期间,通常在池塘水面缓慢游动或趴伏于池塘边坡上,失去食欲,空肠空胃。
革兰氏阴性菌,最适温度37℃,可耐受的pH值范围为5-9.5盐度范围20‰-30‰,0%的淡水不生长,能利用单糖或寡糖,在TCBS培养基形成1-2mm以上的黄色菌落。
4、非01群霍乱弧菌,革兰氏阴性菌,可耐受的pH值范围为6-8.5,淡水及高盐度都能生长及繁殖,能利用单糖或寡糖,在TCBS培养基形成2-3mm以上的黄色菌落。
表现症状:发病初期,虾活动能力下降,沉伏底部,大多随水流翻滚,不摄食或摄食少,发病早期不发光,濒死时或死亡后会发出荧光。
表现症状:行动呆滞,时而浮头或在水面上翻滚;眼球肿胀,由黑变暗以至溃烂仅留眼柄,随着病情加重全身肌肉发白,一般在一周内死亡。
对虾弧菌的发病原因
5、坎贝氏弧菌,革兰氏阴性菌,最适温度15-35℃,可耐受的pH值范围为5-10,
10‰-50‰繁殖较快,淡水及高盐度都能生长及繁殖,能利用单糖或寡糖,在TCBS培养基形成0.5-2.0mm的绿色菌落。
事实上致病的弧菌很少,绝大多数弧菌是有益菌。引起水生生物致病的弧菌则更少。弧菌是条件致病菌。天然水体中一直都存在弧菌,正常情况下,即使健康虾体也可能携带弧菌,但不会发病。只有在特定条件下,对虾才会表现出明显症状,甚至爆发。
表现症状:病虾活动力减弱,在池边水面缓慢游动,或沉底不动,有时作旋转游动或垂直游动;对外界的惊扰反应迟钝;食欲减退或停止吃食。个体消瘦,甲壳与肌肉间空隙大;头胸甲心区上方由原来的清色透明变为白色,后期变为淡桔红色,形状为三角形。最主要的症状是附肢变红,游泳足最早变红,以后步足及尾肢也呈鲜红色。
1、水质不稳定、恶化、变差。
6、哈维氏弧菌革兰氏阴性菌,最适温度37℃,可耐受的pH值范围为5-9.5盐度范围20‰-30‰,0%的淡水不生长,能利用单糖或寡糖,在TCBS培养基形成1-2mm以上的黄色菌落。
池塘内的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对虾的生存,在优良水质的条件下,对虾是不容易发生弧菌病的。
表现症状:发病初期,虾活动能力下降,沉伏底部,大多随水流翻滚,不摄食或摄食少,发病早期不发光,濒死时或死亡后会发出荧光。
2、温度是对虾生长必须关注的因素。
二、对虾病原弧菌的致病机理
对虾生长有最适合生长的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同样弧菌致病跟温度也有密切的关系。有研究表明,在24~30℃的水温情况下,对虾因为哈维氏弧菌病而死亡的数量,会因为温度的生高而升高。在温度大于32℃或者低于28℃,哈维氏弧菌的生长速度会放慢,因感染弧菌病而死亡的对虾死亡率都降低。温度不仅能弧菌的“黏附”对虾的能力,也影响其产生毒素的能力,可见温度,在养虾过程当中是多么的重要。
弧菌的胞外产物(如酯酶、蛋白酶、磷酸酯酶、溶血素和几丁质等)主要是通过产生蛋白酶或者促使机体组织释放蛋白酶而造成组织溶解,具体表现形式如下:
3、盐度。
1、运动的自主性及粘附作用
盐度是南美白对虾生长必须关注的重要指标,随着对虾养殖不断向内陆发展,淡水养虾不再是新鲜事了。但是淡水养虾或者高盐度地区的虾农需要注意,盐度也会成为弧菌生长的重要条件。一旦盐度变化过快,给对虾带来胁迫的时候,弧菌致病能力也增强。
2、妨碍对虾血液凝固
所以,在淡化虾苗或者在养殖过程当中,不宜让池塘的盐度变化过快。
3、破坏对虾体组织、引发炎症
4、ph值变化过大。
4、降低对虾免疫力
虾农都知道,每个池塘每天由于藻类都在进行着光合作用,早晚的ph值是不一样的,最佳的变化浮动在1以内为正常值。如果早晚ph值变化过大,会给对虾造成胁迫,弧率致病能力同样增强。
三、致病条件
5、体质下降。
1、低溶解氧环境(连续阴雨天气,倒藻,养殖密度过高,增氧设备不足);
对虾体质下降、外界环境突变是造成对虾因弧菌而死的主要原因。当对虾体质下降,那么水体当中、虾体内的弧菌就会迅速繁殖,进而诱发各种对虾疾病,引起死亡。
2、底质恶化,虾自身免疫力下降;
3、盐度,3‰-20%中低盐度水体中;
4、水体中有机物丰富。
四、防治
1、药物防治
西药:目前,尚未有各种弧菌特效药物的情况下,则主要采取治疗革兰氏阴性菌的光谱性药物如喹诺酮类,磺胺类,沙星类,这些药物对弧菌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但容易产生抗药性,同时这些药物本身会增加养殖生物的消化系统的负荷。
中药:中药属于天然药物,具有抑菌杀菌的效果,并且无抗药性,同时还能改善机体的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这几年备受水产养户的推崇。毛芝娟等研究发现,溶藻弧菌、哈氏弧菌、副溶血弧菌、河流弧菌和麦氏弧菌对乌梅、黄连、木瓜和五倍子等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梁利国等研究表明,苏木、五倍子、地锦草和石榴皮4种
中药对鳗孤菌、副溶血弧茵、河口弧菌及霍乱弧茵等4种病原弧菌具有较好的抑菌和杀菌作用。
2、免疫防治
1)全细胞疫苗,主要包括弱毒疫苗、福尔马林灭活疫苗和热灭活疫苗3种,主要接种方式有注射、浸泡、喷雾和喂料等。
2)免疫刺激物的使用,如酵母细胞壁碎片、脂多糖和葡聚糖等具有激活酚氧化酶系统的作用。提高血细胞的吞噬性及消化和杀死外来入侵微生物的能力,从而提高虾的免疫力。
3、生态防治
1)噬菌蛭弧菌,裂解弧菌;
2)光合菌,芽孢菌等有益菌,通过对营养及生长环境的竞争抑制弧菌。
4、防治建议
1)选好优质苗,避免苗体带来弧菌;
2)勤开增氧机,提高溶解氧,连续阴雨天气可使用增氧剂,辅助增氧,因弧菌多数属于厌氧型菌类;
3)内服使用噬菌蛭弧菌或乳酸菌改变肠道pH,抑制弧菌繁殖;
4)连续阴雨天气后,注意杀弧菌,并注意及时追肥补菌保持水质稳定;
5)脱壳前注意提高免疫力,防治脱壳期虚弱感染。
END
相关文章
- 农业部审定《全国海洋捕捞渔具目录》
- 水生生物能源爱护先进工夫多元连载:设立畜牧业增殖站 建设构造增殖放流苗种供应体系
- “中国渔政亮剑2019”黄河流域禁渔期执法行动启动
- 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迎来新机遇
- “夏至瘟”是鱼病高发期,做好防护是重要
- 融汇同心协力,推动产生脱贫攻坚全体合力——二〇一七年农业扶贫及援疆支援西藏工作座谈会在首都进行
- 粤东水产中央市场专属整合治理见到效果能|水产,国内动态|种植业农业资源信息消息新闻列表|种植业|畜牧业成品|水产|中夏族民共和国种植业消息网|畜牧业音讯|林业林业集团|中农网|www.zgyy.com.cn
- 深入推进渔船和捕捞许可管理制度改革——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负责人答记者问
- 多部门开发银行联合执法打击恒河口水域非法捕捞
- “齿鱼”更名”智利海鲈”身价倍增